question-icon 学生体育课受伤的归责有哪些法律依据?

我家孩子在学校体育课上受伤了,现在涉及责任认定的问题,我们也不太清楚到底该怎么划分责任。想了解下学生在体育课受伤,归责方面有哪些法律依据,学校和其他相关方的责任是如何界定的。
展开 view-more
  • #校园伤害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学生体育课受伤的归责问题上,涉及多个方面的法律规定,我们可以从不同情况进行分析。 首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九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这里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一般指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比如,在小学低年级的体育课上,如果一个七岁的学生在正常的体育活动中摔倒受伤,学校需要证明自己已经尽到了教育和管理职责,比如场地是否安全、老师是否进行了合理的指导和保护等,如果不能证明,学校就要承担责任。 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通常是指八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在这种情况下,受伤学生一方需要证明学校没有尽到教育和管理职责。例如,在中学体育课上,老师没有对某项体育器材的使用进行正确且充分的示范和讲解,导致学生使用器材时受伤,那么学校很可能要承担责任。 此外,如果学生受伤是由于第三人的行为造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一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第三人人身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承担补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比如,校外人员闯入校园,在体育课上致使学生受伤,首先由该校外人员承担责任,如果学校存在管理漏洞,比如校门没有严格把关等,学校要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在判断学校是否尽到教育、管理职责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体育设施是否符合安全标准,比如体育器材是否有损坏、场地是否平整等;老师是否进行了合理的安全教育,像在开展体育活动前是否对动作规范、安全注意事项等进行讲解;在学生受伤后是否及时采取了救助措施等。 总之,学生体育课受伤的归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结合相关法律规定来准确判断各方的责任。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