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乱单位秩序罪要承担哪些法律后果?
我前几天在一家公司因为一些纠纷,情绪比较激动,和他们员工发生了一些冲突,扰乱了公司正常的办公秩序。我现在很担心,不知道这种情况会不会构成扰乱单位秩序罪,如果构成了,要承担哪些法律后果呢?
展开


扰乱单位秩序罪,是指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其可能承担的法律后果。 从行政处罚角度来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这里的情节较重,通常包括多次扰乱单位秩序、造成较大影响等情况。比如,某人多次到某企业门口拉横幅、堵门,导致企业无法正常开工,这种情况就可能被认定为情节较重,会受到更严厉的治安处罚。 如果行为达到了刑事犯罪的标准,可能会构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条第一款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这里的情节严重和造成严重损失,一般是指由于扰乱行为导致单位长时间无法正常运转,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或者恶劣的社会影响等。例如,一群人聚众冲击政府机关,导致政府部门无法正常办公,并且造成了重大的社会负面影响,相关责任人就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总之,扰乱单位秩序的行为不仅会影响单位的正常运转,也会给自己带来不利的法律后果。在遇到问题时,应当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去解决,避免采取过激行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