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承诺会有什么法律后果?
我之前和别人有业务往来,对方给我做了承诺,结果后来发现是虚假的。我想知道这种情况下,对方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后果呢?我该怎么维护自己权益?
展开


虚假承诺指的是一方当事人故意做出不真实、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承诺,以此来误导对方当事人做出某种行为或决策。从法律层面来看,虚假承诺可能引发多种法律后果,下面为你详细分析。 在民事法律方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如果一方以虚假承诺的方式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例如在合同签订中,一方虚假承诺产品性能、质量等情况,让另一方签订了合同,另一方发现后就可以请求撤销合同。同时,若虚假承诺给对方造成损失的,还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就像商家虚假承诺商品的功效,消费者购买使用后发现无效且身体受到损害,商家就要对消费者的损失进行赔偿。 在刑事法律方面,如果虚假承诺的行为符合诈骗罪等犯罪的构成要件,是要承担刑事责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比如有人以虚假投资承诺高额回报,骗取他人大量钱财,就可能构成诈骗罪。 此外,在行政法律领域,如果是市场主体进行虚假承诺,可能会面临行政处罚。像虚假宣传等虚假承诺行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依据相关行政法规,对其进行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