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违反民法典基本原则会有什么法律后果?

我在做一些商业活动的时候,听说行为得符合民法典基本原则。我不太清楚如果违反了这些原则会怎样,比如会面临什么处罚,合同会不会受影响之类的,想了解下违反民法典基本原则具体有啥法律后果。
展开 view-more
  • #民法后果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民法典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整个民事法律制度和规范之中的根本准则,它体现了民法的基本价值和立法目的。违反民法典基本原则会产生多种法律后果,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是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公序良俗原则要求民事主体的行为不得违反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如果一个合同的内容违反了公序良俗,比如约定进行违法活动或者严重违背社会道德风尚,那么这个合同自始无效,双方不需要再按照合同履行义务。而且因为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其次是承担民事责任。民法典规定了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等基本原则。若一方当事人违反诚信原则,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这在法律上被称为缔约过失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五百条,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三)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再者,可能面临法院的调整。以公平原则为例,如果合同的权利义务明显失衡,一方当事人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这体现了法律对公平原则的维护,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不合理的合同条款侵害。 此外,违反民法典基本原则还可能影响当事人的权利主张。比如在诉讼过程中,如果一方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提供虚假证据或者故意拖延诉讼,法院可能会对其作出不利的裁判,不支持其不合理的诉求等。 总之,民法典的基本原则是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违反这些原则会在民事行为效力、民事责任承担等多个方面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