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被赡养人指定分摊具有怎样的法律效力?

我家里几个兄弟姐妹在赡养老人费用分摊上有分歧,老人想指定分摊方式,我不太清楚这种指定分摊在法律上到底有没有效,能起到多大作用,会不会后面产生纠纷不认账,所以想了解下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的法律效力到底如何。
展开 view-more
  • #赡养分摊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探讨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的法律效力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赡养以及指定分摊的概念。赡养是指子女或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对老年人在经济上提供必要的生活费用、在生活上给予照料、在精神上给予慰藉的行为。而被赡养人指定分摊,就是被赡养的老人明确指定其赡养费用等在赡养义务人之间如何进行分担。 从法律层面来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同时,《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也涉及到赡养老人支出的扣除问题,其中规定被赡养人可以指定分摊方式。这意味着被赡养人指定分摊是有法律依据的,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被赡养人指定分摊体现了被赡养人的意愿,这种意愿在法律上是被尊重和保护的。当被赡养人指定了分摊方式后,赡养义务人原则上应当按照该指定进行分摊。不过,这种指定也需要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例如,指定的分摊方式不能违反公序良俗,不能损害赡养义务人的合法权益。如果赡养义务人认为被赡养人的指定明显不合理,损害了自身合法权益,可以通过协商或法律途径来解决。 若赡养义务人不按照被赡养人指定的分摊方式履行赡养义务,被赡养人有权要求其履行,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司法实践中,法院通常会综合考虑被赡养人的意愿、赡养义务人的实际情况等因素来进行判决。所以,被赡养人指定分摊具有法律效力,但也需要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合理行使。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