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但不限于”的法律解释是什么?
我在一些合同里经常看到“包括但不限于”这样的表述,不太理解它具体是什么意思。这样写有什么法律意义呢?对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展开


“包括但不限于”是法律文件和合同中常用的一种表述方式。简单来说,它是指所列举的事项只是一部分示例,实际涵盖的范围比列举出来的要更广。 从法律概念角度看,它起到了一种兜底的作用。比如在合同里,如果规定“甲方应承担的费用包括但不限于运输费、装卸费”,这意味着运输费和装卸费肯定是甲方要承担的费用,但除此之外,只要是与合同相关、合理的其他费用,甲方可能也需要承担。这就避免了因为没有明确列举所有可能情况,而导致某些费用责任不清晰的问题。 在法律依据方面,虽然“包括但不限于”本身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但它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合同解释和履行的相关原则。根据《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依据本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确定争议条款的含义。而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强调,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应当按照所使用的词句,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意思表示的含义。“包括但不限于”这种表述就是为了让合同条款更全面、准确地表达当事人的意思,避免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为列举不全而产生纠纷。所以在签订合同等法律文件时,看到“包括但不限于”这样的表述,一定要仔细理解其背后的含义,确保自己清楚可能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