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权和最终解释权有什么区别?

我在一些合同、活动规则里经常看到‘解释权’和‘最终解释权’这样的表述,一直不太明白它们到底有啥不一样。有时候感觉好像意思差不多,但又觉得应该有区别。我就想搞清楚这两者在法律层面到底有啥不同,以后遇到类似情况心里也有数。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法律领域,解释权和最终解释权是有明显区别的概念。


解释权通常指的是对特定的文件、合同、规则等内容进行说明和阐释的权利。通俗来讲,就是有权利去解读某个东西到底是什么意思。比如在一份商业合同中,双方都可能拥有对合同条款进行解释的权利,因为他们都需要理解合同内容以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从法律依据上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依据本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确定争议条款的含义。这其实就赋予了当事人对合同进行解释的权利。


而最终解释权,在实践中常被一些商家滥用。从法律角度严格来说,‘最终解释权’并非一个严谨的法律术语。商家声称拥有‘最终解释权’,本意是想让自己对相关规则、活动等的解释具有决定性和排他性。然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商家所谓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被用于排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减轻自己的责任,那么这种声明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


所以,解释权是一种较为合理和常见的权利行使方式,而最终解释权如果被不当使用则可能违反法律规定。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

“我估现反正解释权”是什么意思,在法律上有什么规定?

我在一些合同或者宣传里看到‘我估现反正解释权’这样类似的表述,不太明白它到底啥意思。不知道这种说法在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这样的表述有没有效,会不会影响我的权益,想弄清楚这方面的情况。

“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这种说法是否合法?

我在一些商家的活动规则、合同条款里经常看到“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这样的表述。我就很疑惑,商家这么写是不是就能随意解释条款内容啊?这到底合不合法呢?我想了解清楚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应对。

解释权归公司所有是否合法?

我看到一些公司的合同或者活动规则里写着解释权归公司所有,我就有点担心,这样的条款是不是对我们消费者不利啊?我想知道从法律角度来说,这种‘解释权归公司所有’的说法到底合不合法呢?

最终解释权是否合法?

我在商场看到有些促销活动声明商家拥有最终解释权,我不太明白这个所谓的最终解释权合不合法。要是遇到商家用最终解释权来侵犯我权益的情况,我该怎么办呢?我想了解下这方面的法律规定。

公司宣称本制度最终解释权归公司所有是否合法?

我所在的公司在制定的制度里写了‘本制度最终解释权归公司所有’。我不太明白这合不合法,感觉公司这么写就可以随意解释制度了。我想知道从法律角度看,公司这样的声明有没有效力,我的权益会不会因此受损。

侵犯合法权益和侵害合法权益有什么区别?

我在一些法律文件和新闻里,经常看到‘侵犯合法权益’和‘侵害合法权益’这两种说法。我不太明白,这两个表述到底有没有区别呢?它们在法律上的含义是一样的吗?在实际的法律应用中,使用这两个词会有不同的后果吗?我想弄清楚这些问题。

“应当”和“可以”在法律上有什么区别?

在看一些法律条文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应当”和“可以”这样的表述。我不太理解它们在法律层面到底有啥不一样,感觉挺容易混淆的。想知道这俩词在法律规定中的具体含义和影响,希望专业人士帮忙解答下。

参照执行和遵照执行有什么区别?

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文件要求‘参照执行’或者‘遵照执行’。我不太清楚这两者到底有啥不一样,感觉好像都是要按照要求去做,但又觉得应该有区别。我就想知道这两种表述在法律层面或者实际操作中有啥不同,该怎么去理解和把握呢?

协议和合同在法律上有哪些区别?

最近在处理一些文件,有的叫协议,有的叫合同,有点搞不清楚。想具体了解一下,在法律层面上,协议和合同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对自己后续处理相关事务有个准确的判断。

返补和返还的区别是什么?

我在看一些合同条款和法律文件时,经常看到‘返补’和‘返还’这两个词。不太清楚它们在法律上到底有啥不一样,比如在权利义务、适用场景方面,希望能有专业人士给讲讲,让我以后看文件能看得更明白。

法律的最终解释权归谁?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的时候,发现不同的人对一些法律条文有不同的理解。我就很疑惑,那到底法律的最终解释权是归谁呢?是某个机构,还是有其他规定?我想弄清楚这个问题,免得自己理解错了法律意思。

让与和让予有什么区别?

我在看一些法律文件时,看到了‘让与’和‘让予’这两个词,感觉它们意思好像差不多,但又不太确定。我想知道在法律层面上,这两个词到底有啥区别,它们的适用场景一样吗,会不会影响权利义务关系呢?

“签定”和“签订”有什么区别?

我在写合同的时候,拿不准该用“签定”还是“签订”,感觉这两个词很相近,但又怕用错会影响合同的法律效力,想知道它们在法律层面到底有啥区别,该怎么正确使用。

期满和届满有什么区别?

我在看合同的时候,里面提到了期满和届满这两个词,感觉意思有点像,但又不太确定。我想知道在法律上,期满和届满到底有啥区别呀?它们的使用场景一样吗?会不会影响合同的效力之类的呢?

约束力和法律约束力有什么区别?

我在看一些法律文件时,经常看到‘约束力’和‘法律约束力’这两个词,不太清楚它们到底有啥不一样。比如在合同里,有时候说条款有约束力,有时候又说有法律约束力,想知道这两者具体的差别是什么,在实际情况中有啥不同的影响。

“包”和“保”在法律上有什么区别?

我在一些合同里看到“包”和“保”这两个字,比如“包修”和“保修”,感觉意思有点像,但又怕有不一样的法律含义。我想知道这两个字在法律层面到底有啥区别,会不会影响到我的权益,所以来问问。

义务与责任有什么区别?

我一直不太明白义务和责任到底有啥不同。感觉平时说这俩词的时候意思挺接近的,但好像在法律上又不太一样。比如在合同里,有时候说要履行义务,有时候又说要承担责任,我就想搞清楚它们具体的区别是什么。

“包括不限于”的法律解释是什么?

在很多合同和法律文件里都会看到“包括不限于”这个表述,我不太明白它到底是什么意思。我自己签合同的时候也遇到了这个词,想知道它对双方权利义务有啥影响,会不会给自己带来额外的责任和风险,所以想了解一下它准确的法律解释。

民法中的应当和可以有什么区别?

我在看民法相关内容时,经常看到‘应当’和‘可以’这两个词,感觉它们意思有点相近,但又好像有区别。比如有些法条说‘应当’怎么做,有些说‘可以’怎么做,我想知道在民法里这两个词到底有啥不同,对我们普通人有啥影响。

定金和订金在法律上有什么区别?

我在和别人签合同的时候,合同里提到了‘定金’和‘订金’,我不太清楚这俩词在法律上到底有啥不一样。要是合同履行出问题了,这俩的处理方式是不是也不同?我就想搞明白它们之间具体的区别,避免自己权益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