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者专骗无知消费者,赝品书画市场有哪些法律问题?


在赝品书画市场中,造假者专骗无知消费者的行为涉及多个层面的法律问题。首先,从民事法律角度来看,这种行为构成欺诈。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当造假者将赝品书画当作真品出售给消费者时,就是故意隐瞒了书画为赝品的真实情况,使消费者在误以为是真品的情况下进行了购买,这明显符合欺诈的构成要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也就是说,消费者在发现自己购买到赝品书画后,可以通过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该购买合同,要求造假者返还购买款项。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这意味着消费者不仅可以要求退款,还有权要求造假者给予三倍价款的赔偿。从刑事法律角度来讲,如果造假者的欺诈行为达到一定的数额标准,可能会构成诈骗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诈骗罪的数额认定各地有不同的标准,但总体来说,如果造假者通过出售赝品书画骗取的金额达到当地规定的数额较大标准,就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消费者而言,如果发现自己购买到了赝品书画,应当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如购买合同、付款凭证、书画鉴定报告等。可以先尝试与造假者协商解决,要求退款和赔偿。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消费者协会等相关部门投诉,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如果涉及金额较大,认为造假者的行为构成犯罪,还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通过刑事诉讼程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