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名股东的法律责任包括哪些?


挂名股东,简单来说,就是在公司的工商登记等文件上登记为股东,但实际上并不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也不享有公司的实际股权权益的人。虽然挂名股东没有实际参与公司事务,但在法律上仍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首先,是出资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如果挂名股东在公司注册时承诺了出资,但实际并未出资或者出资不实,那么在公司对外需要承担债务,而公司资产又不足以清偿债务时,挂名股东可能需要在其未出资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例如,挂名股东承诺出资100万,但实际只出资了50万,当公司欠债无法偿还时,挂名股东可能要在剩下的50万本息范围内承担责任。 其次,是对公司债权人的责任。当公司出现资不抵债等情况,债权人可以要求股东承担相应责任。如果挂名股东存在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行为,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这意味着债权人可以直接要求挂名股东偿还公司的全部债务。 再者,行政责任方面。如果公司存在违法行为,如虚报注册资本、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公司登记等,挂名股东可能会面临罚款等行政处罚。依据《公司法》相关规定,对虚报注册资本的公司,处以虚报注册资本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对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的公司,处以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最后,刑事责任。在一些严重的情况下,挂名股东可能会涉及刑事责任。比如公司实施了非法集资、诈骗等犯罪行为,挂名股东如果明知这些行为仍参与其中,或者为犯罪行为提供了帮助,就可能会被认定为犯罪的共犯,要承担相应的刑事处罚。 总之,挂名股东并非完全没有责任,在公司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多方面的法律风险。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在决定成为挂名股东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相关的法律责任,谨慎做出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