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中介费用有哪些法律规定?
我在和金融中介打交道,他们收的费用感觉不太合理。我想知道国家在金融中介费用这方面有没有啥法律规定,收费标准是怎么定的,超过多少就算不合法了,我好判断自己是不是被多收钱了。
展开


金融中介费用是指金融中介机构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时所收取的报酬。在金融市场中,金融中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帮助资金的供需双方实现对接,促进金融交易的顺利进行。那么,对于金融中介费用,我国有哪些法律规定呢? 首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一条规定,中介合同是中介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这表明金融中介收取费用是基于中介合同,当金融中介按照合同约定为委托人提供了相应服务,委托人就有义务支付报酬。 在收费标准方面,法律并没有统一的明确规定金融中介费用的具体数额或比例。通常情况下,金融中介费用是由双方在中介合同中自行协商确定。不过,这个协商过程要遵循公平、自愿、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如果费用过高,显失公平,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此外,如果金融中介在收费过程中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损害了委托人的利益,委托人也可以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要求变更或撤销合同,并要求中介返还已收取的费用,甚至可以要求赔偿损失。例如《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同时,金融行业也有相关的监管规定。不同类型的金融中介机构可能会受到不同部门的监管,如银保监会、证监会等。这些监管部门可能会出台一些规范性文件,对金融中介的收费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比如某些金融监管规定可能会要求金融中介明确收费项目和标准,不得进行不合理收费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