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除权有哪些法律规定?
我是一家公司的小股东,最近公司说要对部分股东进行除权操作。我不太懂这方面的事儿,想知道法律对于股东除权是怎么规定的,有哪些具体要求和限制,这样我心里也能有个底,避免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
展开


股东除权指的是公司依据相关规定,对股东享有的某些权利进行剥夺或者限制的行为。一般来说,常见于股东没有按照规定履行出资义务等情况。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十七条明确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如果没有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全部出资,经过公司催告缴纳或者返还,在合理期间内仍未缴纳或者返还出资,公司以股东会决议解除该股东的股东资格,该股东请求确认该解除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这就意味着,当股东存在未出资或抽逃全部出资的严重情况时,公司可以通过合法的股东会决议来对其进行除权处理。 除了上述的未出资或抽逃全部出资的情况外,公司章程也可以对股东除权的情形进行约定。只要公司章程的约定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比如,公司章程可以约定股东严重违反竞业禁止义务时,公司有权对其进行除权。 不过,公司进行股东除权需要遵循严格的程序。首先,要有明确的事实依据,比如股东未出资或者违反章程约定等情况;其次,要经过合法的催告程序,给股东合理的时间来改正错误;最后,要通过合法有效的股东会决议来进行除权。如果公司没有按照这些程序进行操作,股东是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