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在法律上有什么规定?


在法律里,没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主要包括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以及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他们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超出这个范围的民事法律行为,需要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或者经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才有效。这就好比一个十岁的孩子,他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一支普通的铅笔,这个行为是有效的,因为这和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但如果他用家里的钱去买了一台昂贵的电脑,这个行为就需要他的父母等法定代理人来决定是否认可。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第二十二条规定,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他们的民事法律行为都必须由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比如一个五岁的孩子去商店买玩具,这个购买行为是没有法律效力的,需要由他的父母来进行相关操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第二十一条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对于没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法律设立了监护制度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监护人要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如果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