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对夫妻约定财产制的规定是怎样的?
我和爱人想对我们的财产进行约定,不知道法律上对夫妻约定财产制是怎么规定的。比如我们可以约定哪些财产,约定的形式有要求吗,这种约定有没有法律效力呢?希望能了解清楚,避免之后出现纠纷。
展开


夫妻约定财产制,简单来说,就是夫妻双方可以通过协商,对他们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等事项作出约定。这种约定是法律赋予夫妻双方的权利,体现了对夫妻双方意愿的尊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对夫妻约定财产制作出了明确规定。根据该条文,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这意味着夫妻双方的约定方式非常灵活,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多样化的安排。 关于约定的形式,法律要求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这是为了避免日后可能出现的纠纷,确保双方的约定有明确的记录。书面形式可以是协议书、信件,也可以是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从法律效力来看,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也就是说,一旦双方达成了书面约定,就应当按照约定来处理财产问题。如果一方违反了约定,另一方可以依据约定和相关法律规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此外,如果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这就要求在涉及对外债务时,如果有这样的财产约定,需要让相对人知晓,否则可能无法对抗善意的相对人。 夫妻在进行财产约定时,应当遵循自愿、公平、合法的原则,充分考虑双方的利益和实际情况。同时,为了确保约定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也可以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