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内忠诚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我和伴侣打算签订婚内忠诚协议,想约束双方在婚姻里要忠诚。但我不确定这样的协议有没有法律效力,要是签了之后一方违反了,能靠这个协议维护权益吗?希望了解下法律是怎么规定这种协议的效力的。
展开


婚内忠诚协议,通俗来讲,就是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约定如果一方违反忠诚义务,比如出轨等,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像支付赔偿金、少分财产等的一种协议。 从法律角度来看,关于婚内忠诚协议的法律效力,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统一的规定。不过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其是否有效。 一般来说,如果婚内忠诚协议是双方自愿签订的,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协议内容也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那么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能被认定有效的。比如《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三条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虽然这只是倡导性规定,但也体现了法律对夫妻忠诚义务的肯定。 然而,如果协议中约定的内容明显不合理,比如限制了一方的基本人身权利,像限制离婚自由、限制人身自由等,那么这部分内容很可能会被认定无效。因为这些基本权利是受法律保护的,不能通过协议随意剥夺。例如,协议约定一方出轨就必须净身出户,这种绝对化的约定可能在司法实践中面临挑战。因为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法院在分割财产时,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而不是完全依据忠诚协议来决定财产分配。 所以,婚内忠诚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签订婚内忠诚协议时,建议咨询专业律师,确保协议内容合法、合理,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