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借人如何追讨债务,借款超过了诉讼时效还能起诉吗?


在日常生活中,出借人追讨债务是一个较为常见的问题。下面将详细介绍追讨债务的方法以及借款超过诉讼时效是否还能起诉。 首先,来谈谈出借人追讨债务的方法。出借人追讨债务的方法有很多种,一般可以分为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协商是最为常见和便捷的方式,出借人可以直接与借款人沟通,要求其按照约定偿还借款。这种方式省时省力,能在友好的氛围中解决问题。如果协商不成,出借人可以考虑通过第三方调解机构进行调解。调解机构会站在中立的立场,帮助双方达成还款协议。 如果调解也无法解决问题,出借人可以根据事先约定的仲裁条款,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仲裁具有专业性和高效性的特点,其裁决结果具有法律效力。最后,如果以上方法都行不通,出借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是一种较为严肃的追讨方式,需要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 接下来,我们探讨借款超过诉讼时效是否还能起诉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虽然借款超过了诉讼时效,出借人仍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这是因为,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权利人的实体权利本身并不消灭,只是丧失了胜诉权。也就是说,法院会受理出借人的起诉,但如果借款人以诉讼时效已过为由进行抗辩,且法院查明情况属实,出借人可能会面临败诉的风险。不过,如果借款人没有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 此外,如果出借人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有向借款人主张过权利等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那么诉讼时效期间会重新计算。所以,即使借款看似超过了诉讼时效,出借人也不要轻易放弃追讨债务的权利,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