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机跌落受伤但打工者未签订劳动合同怎么办?


当打工者在工作中因升降机跌落受伤,却未签订劳动合同时,依然可以通过一系列合法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下面我们逐步分析并说明具体办法。 首先,要明确劳动关系的存在。即便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也不意味着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简单来说,就是你在这个单位工作,遵守单位的规定,单位给你发工资,你干的活是单位业务的一部分,那劳动关系就基本成立了。 在证明劳动关系时,可以通过一些证据来佐证。比如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这些证据可以帮助确定你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确定劳动关系后,就要进行工伤认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在申请工伤认定时,需要提交相关材料,包括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人事关系的其他证明材料、医疗机构诊断证明书、诊断病历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如果被认定为工伤,就可以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待遇包括医疗费用、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津贴等。具体的待遇标准会根据伤残等级等因素确定。 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承担责任,打工者可以通过劳动仲裁和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前置程序,打工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总之,即使未签订劳动合同,打工者在工作中受伤依然可以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收集证据,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