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地方立法中行政处罚设置权有哪些规定?

我在研究地方立法相关内容,对地方立法里行政处罚设置权不太清楚。想知道地方在立法时能设置哪些行政处罚,有什么限制和依据。具体的规定是怎样的,我很想弄明白,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view-more
  • #地方立法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我国,地方立法中的行政处罚设置权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概念,它关乎地方治理的规范性和合法性。下面为你详细解读相关规定。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对地方立法中行政处罚设置权进行了明确规范。地方立法主要包括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 对于地方性法规,它拥有一定范围的行政处罚设置权。依据《行政处罚法》第十二条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也就是说,地方性法规在行政处罚的设置上,不能涉及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处罚,比如行政拘留;也不能设定吊销营业执照这种较为严重的处罚。但是,对于警告、罚款、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等行政处罚,地方性法规是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置的。例如,某地方为了加强环境保护,通过地方性法规规定对违规排放污水的企业给予罚款、责令停产停业等处罚。 地方政府规章的行政处罚设置权相对更为有限。按照《行政处罚法》第十三条规定,地方政府规章可以在法律、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尚未制定法律、法规的,地方政府规章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警告、通报批评或者一定数额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的限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定。比如,某市政府规章针对城市道路乱停车行为,在尚未有相关上位法规明确规定的情况下,设定了警告和一定数额罚款的处罚,罚款的具体数额需遵循本省人大常委会规定的限额。 此外,地方立法设置行政处罚时,还需要遵循上位法优先的原则。如果上位法已经对某一事项作出了规定,地方立法不能与之相抵触。并且,地方立法要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设定行政处罚,以达到有效治理地方事务、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 总之,地方立法中的行政处罚设置权是有明确法律边界和规范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在各自权限范围内发挥着重要作用,共同构建了我国多层次的行政处罚法律体系。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