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医保到外地就医是否能报销?


本地医保到外地就医通常是可以报销的,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遵循相应的流程。 首先,我们来解释几个关键概念。医保,即医疗保险,是为补偿疾病所带来的医疗费用的一种保险。当参保人员生病就诊发生医疗费用后,由医疗保险机构对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异地就医,指的是参保人在其参保统筹地区以外发生的就医行为。 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是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也就是退休后在异地定居并且户籍迁入定居地的人员。他们可以进行异地就医报销。例如,老张原本在A地工作并参保,退休后去B地和子女一起生活,并且把户籍也迁到了B地,那么他在B地就医就可以按照相关规定报销。依据《关于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政策,这类人员需要先在参保地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 第二种是异地长期居住人员,比如长期在异地生活但户籍未迁移的人员。像老李在A地有医保,但因为工作原因长期在B地生活,他也可以申请异地就医报销。同样要先在参保地完成备案。 第三种是常驻异地工作人员,即用人单位派驻异地工作的人员。例如某公司派驻员工小王到外地办事处工作,小王就属于这种情况,也能在办理备案后异地就医报销。 第四种是异地转诊人员,因当地医疗机构诊断不了或者可以诊断但治疗水平有限,需要到外地就医的患者。比如小赵在当地医院被诊断出患有疑难病症,当地医院建议他去外地更专业的医院治疗,这种情况下小赵经过当地医院开具转诊证明等手续后,也可以异地就医报销。 关于报销流程,一般是先在参保地的医保经办机构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可以通过线上或者线下的方式进行。备案成功后,在异地就医时,持社会保障卡等有效凭证在就医地的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医疗费用。如果无法直接结算,需要自己先垫付费用,然后回参保地按照规定进行手工报销。 报销比例方面,通常会和在本地就医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异地就医的报销比例会比本地就医略低一些,具体的比例要根据参保地的医保政策来确定。所以,在去外地就医前,最好向参保地的医保部门详细咨询相关政策和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