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的承揽合同主要内容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承揽合同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类合同。简单来说,承揽合同就是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支付报酬的合同。 从合同主体来看,承揽合同涉及到两方,一方是承揽人,也就是负责完成工作的人;另一方是定作人,是提出工作要求并支付报酬的人。比如你找一个装修公司装修房子,你就是定作人,装修公司就是承揽人。 民法典第七百七十条明确规定,承揽包括加工、定作、修理、复制、测试、检验等工作。这些工作涵盖了生活和商业活动的多个方面。例如,将旧家具交给木匠翻新,这属于修理工作;找蛋糕店按照特定样式定制生日蛋糕,就属于定作工作。 关于合同的内容,民法典第七百七十一条规定,承揽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承揽的标的、数量、质量、报酬,承揽方式,材料的提供,履行期限,验收标准和方法等条款。 标的就是承揽的具体工作内容,比如是加工一批服装,还是修理一辆汽车。数量明确了工作成果的多少,比如加工服装的件数。质量则规定了工作成果应达到的标准,例如服装的面料、做工精细程度等。报酬就是定作人需要支付给承揽人的费用,双方需要明确报酬的金额、支付方式和时间。 承揽方式指的是承揽人完成工作的方式,是自己独立完成,还是可以将部分工作转包给他人。材料的提供也很关键,有的工作需要定作人提供材料,有的则由承揽人自行准备。履行期限就是完成工作的时间限制,双方要明确开工和完工的日期。验收标准和方法用于确定工作成果是否符合要求,比如通过何种检测手段、参照什么标准来检验工作成果。 此外,民法典还对承揽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做了详细规定。承揽人有义务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妥善保管定作人提供的材料,对工作过程中知悉的定作人的商业秘密等予以保密。定作人有义务按照约定支付报酬,对承揽人完成的工作成果及时进行验收。 如果承揽人没有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作,比如工作成果质量不符合要求,定作人有权要求承揽人承担修理、重作、减少报酬、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反之,如果定作人没有按照约定支付报酬,承揽人可以催告定作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定作人逾期不支付的,承揽人对完成的工作成果享有留置权。 总之,了解民法典中承揽合同的主要内容,对于签订和履行承揽合同至关重要,可以帮助双方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避免纠纷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