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法中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是环境保护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旨在通过市场机制的手段,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实现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其主要内容。 首先,我们要明确排污权的概念。排污权是指排污单位经核定、允许其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简单来说,就是企业被允许向环境中排放一定量污染物的权利。这就好比每个企业有一个排放污染物的“额度”。 排污权有偿使用是该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相关规定,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缴纳排污权使用费。以《排污权出让收入管理暂行办法》为例,明确了排污权出让收入属于政府非税收入,全额上缴地方国库,纳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管理。这意味着企业不能无偿地排放污染物,需要为其排放行为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从而促使企业主动减少污染物排放。 排污权交易则是该制度的核心机制。在排污权交易中,拥有富余排污权的企业可以将其多余的排污权出售给其他需要的企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为排污权交易提供了政策依据。通过这种市场交易的方式,能够激励企业采用更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降低自身的污染物排放量,从而获得更多的排污权用于出售获利。同时,对于那些难以在短期内降低污染物排放的企业来说,可以通过购买排污权来满足生产需求,避免因过度减排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此外,排污权的核定和管理也是制度的关键环节。政府相关部门会根据区域环境质量目标、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等因素,对企业的排污权进行科学合理的核定。并且会建立排污权交易平台,对排污权的交易进行规范管理,确保交易的公平、公正、公开。 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通过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促使企业积极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环境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对于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经济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