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签购房合同一定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在买房签购房合同的时候,有多个方面的事项需要格外注意。 首先是关于合同主体。要明确合同中的出卖人是否是房屋的合法产权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只有房屋的所有权人或者得到所有权人合法授权的人,才有权利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所以购房者一定要查看开发商的“五证”,即《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商品房销售(预售)许可证》。如果是二手房,要查看产权人的身份证件和房产证,确保与合同签订人一致。 其次是合同条款。对于房屋的基本信息,如房屋位置、面积、户型等要明确约定。面积条款要注意是建筑面积还是套内面积,以及面积误差的处理方式。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含3%)的,据实结算房价款;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时,买受人有权退房。另外,关于房屋质量的条款也至关重要。合同中应明确房屋的质量标准、保修范围、保修期限等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对其开发建设的房地产项目的质量承担责任。 再者是付款方式和期限。合同中要明确付款的方式,是一次性付款、分期付款还是贷款付款。如果是贷款付款,要约定如果贷款审批不通过的处理方式。同时,要注意付款的期限,避免逾期付款产生违约责任。 还有交房时间和违约责任。交房时间要明确具体日期,并约定逾期交房的违约责任。违约责任的约定要具体且合理,包括违约金的计算方式等。根据《民法典》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最后是产权登记。合同中要明确出卖人协助办理产权登记的义务和期限。根据相关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在商品房交付使用之日起90日内,将需要由其提供的办理房屋权属登记的资料报送房屋所在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购房者要关注这一期限,确保自己能够及时取得房屋产权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