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执行被执行人是什么意思?
我收到法院通知说我是首次执行被执行人,不太明白这到底是啥意思。我想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会对我有什么影响,以及后续要怎么处理,希望懂法律的朋友帮忙解答一下。
展开


首次执行被执行人是指在法院执行程序中,第一次被要求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个人或单位。通俗来讲,就是当你和别人有了法律纠纷,法院作出了判决或者裁定,要求你做某些事情,比如还钱、交付物品等,但你没有主动去做,对方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时候你就成了被执行人。如果这是你第一次进入到法院的执行程序,那你就是首次执行被执行人。 从法律依据上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法院在受理执行申请后,会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履行义务。 成为首次执行被执行人后,会面临一系列的法律后果。法院可以查询、冻结、划拨你的银行存款,查封、扣押、拍卖你的财产。同时,还可能对你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等措施。如果情节严重,还可能会被司法拘留,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所以,一旦成为首次执行被执行人,建议你积极主动地与法院和申请执行人沟通,了解具体的执行内容和要求,尽快履行义务。如果确实存在困难,也可以与申请执行人协商,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分期履行或者以其他方式解决纠纷。这样既能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信用损失,也有助于解决问题,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和信用环境。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