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税收入有哪些堵漏增收措施?


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国家权力、政府信誉、国有资源(资产)所有者权益等取得的各项收入。以下为您介绍一些非税收入堵漏增收的措施及相关法律依据。 首先,完善法规制度是基础。通过建立健全非税收入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征收范围、标准和程序,能够让征收工作有法可依。例如《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办法》就对非税收入的概念、分类、管理方式等做了详细规定,为规范征收行为提供了依据。严格按照法规要求确定征收项目和标准,避免随意减免或违规征收,确保应收尽收。 其次,加强票据管理。票据是非税收入征收的重要凭证,规范票据的使用和管理可以有效防止收入流失。依据相关规定,非税收入票据必须由财政部门统一印制、发放和管理。使用单位要严格按照规定领购、使用和核销票据,确保票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通过票据的源头控制,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征收过程中的问题,防止收入隐瞒和截留。 再者,强化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要加强协作,形成监督合力。对发现的违规行为,严格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处理,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通过严格的监督检查,能够增强征收单位和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保障非税收入的安全和完整。 另外,推进信息化建设也十分重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非税收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征收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动态监控。这样可以提高征收效率,减少人为干预,降低征收成本。同时,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及时发现征收过程中的异常情况,便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提高非税收入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最后,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各界对非税收入的认识和理解,增强缴费义务人的缴费意识。通过宣传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让缴费义务人明白非税收入的性质和用途,自觉履行缴费义务。同时,也可以接受社会监督,促进非税收入管理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