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是否有时间限制,由哪个部门进行鉴定?
我遭遇了医疗事故,想申请技术鉴定,但不知道这鉴定有没有时间限制。要是有,超过时间是不是就没法鉴定了。另外,也不清楚该找哪个部门来做这个鉴定,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展开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是处理医疗事故纠纷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关于它是否有时间限制以及由哪个部门进行鉴定,下面为您详细解答。 首先,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是有时间限制的。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这里的“1年”就是提出鉴定申请的时间限制。之所以设置这个时间限制,是为了促使当事人及时行使权利,保障医疗纠纷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如果超过了1年的时间,可能会面临一些不利的法律后果,比如难以收集证据、影响鉴定结果的准确性等。 其次,关于由哪个部门进行鉴定。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必要时,中华医学会可以组织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的技术鉴定工作。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首次鉴定由市级或县级的地方医学会来进行。如果当事人对首次鉴定结论不服,可以在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再次鉴定则由省级地方医学会负责。 综上所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并且由相应级别的医学会负责组织鉴定。了解这些法律规定,有助于当事人在遭遇医疗事故时,能够及时、正确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