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医疗事故后,是找医院处理还是起诉呢?
我遭遇了医疗事故,现在不知道该怎么解决。是直接和医院协商处理,还是去法院起诉呢?我不太清楚这两种方式的流程和利弊,担心处理不好自己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希望了解一下该如何选择。
展开


当遇到医疗事故时,选择找医院处理(协商解决)还是起诉,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考虑。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找医院处理,也就是协商解决。这是指患者和医院双方就医疗事故的相关问题,比如赔偿金额、后续治疗等,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协商,争取达成一致的解决方案。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流程简单、速度快,而且氛围相对友好,有利于维护双方的关系。《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医院作为利益相关方,可能在协商过程中倾向于维护自身利益,导致患者获得的赔偿可能不够理想。 其次是起诉,这是患者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借助法律的力量来解决医疗事故纠纷。起诉需要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患者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医院存在过错以及该过错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起诉的条件和程序。起诉的优点是可以通过法律的公正裁决,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有可能获得更合理的赔偿。然而,起诉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时间长、费用高,而且诉讼结果具有不确定性。 在选择时,患者可以先尝试与医院协商。如果协商能够达成满意的结果,那么这是最便捷的方式。但如果协商不成,或者患者认为医院的责任明确且自己的证据充分,那么可以考虑起诉。在整个过程中,患者可以咨询专业的律师,获取更专业的法律建议和帮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