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损害鉴定为次要责任时该如何赔偿?
我遭遇了医疗损害,经鉴定医院承担次要责任。但我不知道这种情况下赔偿该怎么算,是按照什么标准来赔,赔偿项目都有哪些,医院要承担多少比例的赔偿金额也不清楚,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展开


在医疗损害事件中,如果鉴定结果表明医疗机构承担次要责任,赔偿问题需要遵循相关法律规定来处理。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医疗损害责任。简单来说,就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对于赔偿项目,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主要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等。如果造成患者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等。若患者不幸死亡的,还需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等。 而关于次要责任的赔偿比例,法律并没有明确统一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次要责任的赔偿比例通常在 20% - 40% 之间。法院一般会根据具体案件情况,综合考虑医疗机构的过错程度、医疗行为在损害结果中的原因力大小等因素来确定具体的赔偿比例。比如,如果医疗机构的过错相对较小,对损害结果的发生起到的作用有限,可能赔偿比例会靠近 20%;反之,如果过错虽为次要但也较为明显,赔偿比例可能会接近 40%。 患者一方要获得合理赔偿,需要准备好相关证据,比如病历资料、检查报告、医疗费用清单、误工证明等,以证明自己的损害事实和损失金额。双方可以先尝试协商解决赔偿问题,如果协商不成,患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