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交的医疗保险费用是多少?


事业单位医疗保险费用的缴纳涉及多个方面,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要明确事业单位医疗保险费是由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的。一般来说,职工个人缴费率通常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而用人单位缴费率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不过,这个比例并不是全国统一的,不同地区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例如,有些经济发展较好、医疗资源丰富的地区,单位缴费率可能会高于6%;而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可能会适当降低缴费比例。 其次,缴纳的基数是确定缴费金额的重要依据。缴费基数通常以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来确定。新参加工作的职工,按本人当月工资收入作为缴费基数。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或当月工资收入低于上一年度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缴费;超过上一年度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缴费。 以某地为例,当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5000元,某事业单位职工小张月工资为6000元。那么小张个人每月需缴纳的医疗保险费用为6000×2% = 120元;其所在单位每月需缴纳的费用为6000×6% = 360元。如果另一位职工小李月工资为2500元,低于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即5000×60% = 3000元),则小李个人每月需缴纳的费用为3000×2% = 60元,单位缴纳3000×6% = 180元。 相关法律依据方面,《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中明确规定了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用人单位缴费率应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职工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随着经济发展,用人单位和职工缴费率可作相应调整。所以,事业单位缴纳医疗保险的具体金额,要结合当地政策、单位规定以及职工个人工资等因素来综合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