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在医院报销和回当地报销哪个更划算?


医保报销分为在医院直接报销(即实时结算)和回当地报销(即异地就医手工报销)两种方式,哪种更划算需要从多个方面来看。 首先,从报销比例来说,通常在符合医保政策规定的情况下,报销比例主要取决于参保地的医保政策,而不是报销方式。也就是说,无论是在医院直接报销还是回当地报销,理论上报销比例是一样的。比如,按照《社会保险法》规定,参保人员医疗费用中应当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直接结算。这意味着只要是符合医保报销范围的费用,都会按照参保地规定的比例进行报销。 然而,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差异。如果在就医地就医时,就医地医疗机构执行的是就医地的医保目录,而参保地和就医地的医保目录可能存在不同。如果使用了就医地有但参保地没有纳入报销范围的药品或诊疗项目,可能会影响最终的报销金额。 其次,从手续便捷程度来看,在医院直接报销更加方便。患者在出院结算时,只需支付个人自付的费用,医保报销部分由医院和医保部门直接结算。这样患者无需再额外准备材料、跑医保部门进行报销申请。而回当地报销则需要患者先自行垫付全部医疗费用,然后收集好相关的病历、发票、费用清单等材料,再回到参保地的医保经办机构办理报销手续。这个过程相对繁琐,且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此外,对于一些紧急就医的情况,如果没有提前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可能会影响报销比例。有些地区规定,未备案的异地就医,报销比例会降低。所以,如果预计需要异地就医,建议提前向参保地医保部门了解异地就医备案的相关政策,并按要求办理备案手续。 综上所述,不能简单地说在医院报销还是回当地报销更划算。如果就医地和参保地医保政策差异不大,且手续齐全,在医院直接报销是更便捷的选择;如果存在特殊情况,如就医地有未纳入参保地报销范围的项目等,就需要仔细核算后再做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