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如何鉴定,鉴定注意事项详情是怎样的?
我遭遇了医疗事故,想知道该怎么去进行鉴定。不清楚鉴定的流程是怎样的,也不知道在鉴定过程中有哪  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希望能得到详细的解答。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医疗事故鉴定是确定医疗过程中是否存在事故以及事故责任归属的重要程序。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医疗事故的鉴定流程和注意事项。
首先,了解医疗事故鉴定的途径。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有两种方式可启动鉴定。一是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二是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接着,来看鉴定的具体流程。申请环节,医患双方需按规定提交鉴定所需材料,材料的完整性对鉴定结果至关重要。受理后,医学会会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组成鉴定组。在鉴定过程中,专家会对相关材料进行分析,必要时会听取医患双方的陈述和答辩。最后,专家根据专业知识和事实情况作出鉴定结论。
在鉴定过程中,有诸多注意事项。从提交材料方面,患者要提供真实、完整的病历资料,包括门诊病历、住院病历、检查报告等。医疗机构也应如实提供相关材料,不得隐匿、伪造或销毁。此外,在陈述环节,医患双方都要客观、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事实。患者要清晰说明自己的就医过程、症状变化等;医疗机构要说明医疗行为的依据和合理性。同时,双方都要尊重鉴定专家的工作,不得干扰鉴定程序的正常 进行。
如果对首次鉴定结论不服,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当事人可以自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
总之,医疗事故鉴定是一个严谨的法律程序,医患双方都要了解相关规定,积极配合,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公正、客观。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