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赔偿范围及标准是怎样的?
医疗事故赔偿,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后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构成医疗事故由医疗机构对患者进行的赔偿。
首先来看看医疗事故赔偿的范围。它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医疗费,这就是患者因为医疗事故而进行治疗所产生的费用,这里只算那些符合相关诊疗规范的费用,而且要凭票据来确定。第二是误工费,如果患者有固定收入,就按照他因为误工而减少的收入来计算;要是没有固定收入,就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来算。第三是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来计算。第四是陪护费,患者住院期间要是需要专人陪护,就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来计算。第五是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第六是残疾用具费,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第七是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第八是被扶养人生活费,以死者生前或者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为限,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对不满16周岁的,扶养到16周岁。对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扶养2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第九是交通费,按照患者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计算,凭据支付。第十是住宿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计算,凭据支付。第十一是精神损害抚慰金,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相关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该条例第五章对医疗事故的赔偿做了详细规定,明确了赔偿的项目、计算方式以及赔偿的具体流程等内容。当发生医疗事故时,医患双方可以依据这些规定来确定赔偿的范围和标准,从而妥善解决医疗事故赔偿问题。
总之,在处理医疗事故赔偿问题时,一定要依据相关法律规定,结合具体情况来准确确定赔偿范围和标准,以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医疗机构也应该积极承担相应的责任,妥善处理医疗事故赔偿事宜。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欠了银行28天无力偿还会有什么后果?
法院民事起诉简易流程是什么?
挪用资金罪的处罚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婚内抚养费可以提起刑事上诉吗
公房拆迁补偿款是否属于家庭财产?
进入破产程序后是否还可以起诉?
宗地和土地证有什么关系?
约定财产制的效力有哪些?
公司更换法人与股东过程中能否开发票?
居民医疗保险缴费截止时间是什么时候?
变更公司股东需要什么资料及流程?
国际法分为哪几类法律?
女人明知道男人有家室还跟他在一起是否犯法?
个人养老金制度是否是社会保障的基本形式?
动物园伤人是否适用过错推定原则?
如何利用录音追回拖欠货款?
有权申请回避体现了司法的什么特点?
正当防卫有哪些特殊之处?
医疗事故的处理程序与办法有哪些?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