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责任程度是如何分级的?
我遇到了医疗事故方面的问题,想弄清楚医疗事故责任程度到底是怎么分级的。不清楚不同的责任程度是依据什么标准来划分的,分级之后又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希望能了解这方面的详细情况。
展开


医疗事故责任程度分级主要是为了明确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事故中所承担责任的大小,这对于合理处理医疗纠纷、确定赔偿数额等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专家鉴定组应当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导致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医疗事故中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分为: 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通俗来讲,就是患者出现的损害结果完全是因为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过错导致的,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医生在手术过程中,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导致患者出现不可挽回的损伤,这种情况下医疗机构通常要承担完全责任。 主要责任,是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也就是说,患者的损害结果大部分是由于医疗过错引起的,但可能患者自身的一些状况也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例如,患者本身有一定的基础疾病,但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存在明显的误诊、误治,使得病情恶化,这种情况下医疗机构可能承担主要责任。 次要责任,即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比如患者自身病情较为复杂且发展迅速,虽然医疗机构存在一定的过失,但对损害结果的发生只起到了较小的推动作用,此时医疗机构承担次要责任。 轻微责任,是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例如患者本身疾病严重,医疗过程中医生的一个小失误对最终的损害结果影响不大,医疗机构就可能承担轻微责任。 明确医疗事故责任程度的分级,有助于公平合理地解决医疗纠纷,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