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对身份不明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侦查羁押期限是多久,以及如何处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侦查羁押在实践中的问题?

我家孩子涉及一个案子,现在是身份不明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我特别想知道这种情况下侦查羁押期限是多久。而且我也听说在实际操作中,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侦查羁押会有不少问题,我很担心,想了解该怎么处理这些实践中的问题。
展开 view-more
  • #未成年羁押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首先,我们来看看对身份不明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侦查羁押期限的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条规定,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应当对其身份进行调查,侦查羁押期限自查清其身份之日起计算,但是不得停止对其犯罪行为的侦查取证。对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确实无法查明其身份的,也可以按其自报的姓名起诉、审判。这意味着对于身份不明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侦查机关会一边调查其身份,一边进行犯罪行为的侦查取证工作。只要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就不会因为身份不明而停止对案件的侦查。在查清身份后,再按照正常的侦查羁押期限规定来计算。正常情况下,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如果是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对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依照上述规定延长期限届满,仍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二个月。 接下来,说说如何处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侦查羁押在实践中的问题。在实践中,常见的问题包括未成年人身心易受伤害、可能受到不良影响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法律也有相关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应当根据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犯罪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法治教育。对被拘留、逮捕和执行刑罚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应当分别关押、分别管理、分别教育。这就要求在侦查羁押过程中,要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与成年犯罪嫌疑人分开羁押,避免未成年人受到不良影响。同时,要根据未成年人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法治教育,帮助他们认识错误。此外,在讯问和审判的时候,应当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无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场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到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行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这些规定都是为了更好地保障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侦查羁押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帮助他们更好地回归社会。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