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错误看客观只能用在选择罪里吗?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时,对认识错误看客观这一规则不太理解。不清楚它是不是只能运用在选择罪当中,我想知道在其他犯罪类型或者法律场景里,能不能也按照看客观这个规则来处理认识错误的情况呢?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刑法领域中,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后果和有关的事实情况发生了误解。认识错误主要分为法律认识错误和事实认识错误。


对于事实认识错误,处理时会考虑行为人的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情况。“认识错误看客观”这种说法,通俗来讲,就是当行为人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情况不一致时,要根据客观实际发生的情况来判断行为的性质和责任。


选择罪名是指包含的犯罪构成的具体内容复杂,反映出多种犯罪行为,既可概括使用,也可分解使用的罪名。比如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这就是一个选择罪名。在选择罪名的情况下,考虑认识错误看客观是有一定意义的,当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行为在选择罪名中的具体行为有认识错误时,按照客观实际实施的行为来定罪。


然而,“认识错误看客观”并非只能用在选择罪里。在其他很多犯罪情形中,当存在事实认识错误时,也会遵循类似的原理。例如在对象认识错误的情况下,甲想杀乙,却误把丙当成乙杀害,虽然甲主观上想侵害的对象是乙,但客观上杀害了丙,在这种非选择罪名的普通故意杀人犯罪里,依然是按照客观上实际发生的结果(杀害了丙)来认定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这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故意犯罪的相关规定,只要行为人主观上有故意,客观上实施了危害行为并造成了相应的危害结果,就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所以,“认识错误看客观”的规则运用范围是较为广泛的,并非局限于选择罪。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

刑法中的主客观相统一是什么意思?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的时候,看到了刑法主客观相统一这个概念,但不太理解。我想知道它到底是怎么回事,在实际的法律判案中是怎么运用的,能不能给我举一些例子让我更好地理解呢?

刑法上的方法错误是什么?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时,看到了‘刑法上的方法错误’这个概念,但不太理解。我想知道它具体是什么意思,在实际案例中是怎么体现的,能结合法律条文解释一下最好。希望大家能帮我解答这个疑惑。

刑法上的打击错误是什么?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时,看到了刑法上打击错误这个概念,但不太理解。想知道打击错误具体是怎么回事,它在法律上是如何认定和处理的,能不能给我举些例子让我更好地理解呢?

事实认识错误和法律认识错误有什么区别?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的时候,对事实认识错误和法律认识错误这两个概念有点混淆。我想弄清楚它们具体的区别是什么,在实际的法律案例中又是怎么区分和判定的呢?希望能有专业人士给我解答一下。

犯罪客观方面就是犯罪客观要件吗?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时,看到犯罪客观方面和犯罪客观要件这两个概念,感觉它们很相似,有点分不清。想知道它们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它们之间有没有区别和联系呢?

什么是犯罪客观方面和犯罪客体?

我想了解一下在法律里,犯罪客观方面和犯罪客体到底是啥。我最近看到一些案例,感觉对这俩概念有点模糊,不太清楚它们具体指的是什么,也不明白它们在判定犯罪时起到什么作用,希望能得到清晰的解释。

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有什么区别?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时,对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这两个概念总是区分不清。比如在一些案例分析里,很难判断哪些情况属于犯罪客体,哪些属于犯罪客观方面。想知道它们具体的区别是什么,希望能有清晰易懂的解释。

主客观不一致是否可以定未遂?

我遇到个事儿,我想做的事和实际做出来的情况不太一样,就是主客观不太一致。我不太清楚在法律上这种情况能不能认定为犯罪未遂啊,我想了解下相关的判定规则和依据,不知道法律是咋规定的。

刑法主客观事实不同时发生该如何处理?

我遇到个事儿,我本来想做一件事,主观上是一个想法,但实际做的时候出现了偏差,客观事实和我主观想的不一样。就想知道在刑法里,这种主客观事实不同时发生的情况,到底会怎么认定和处理呢?

过失犯罪和故意犯罪是反对关系吗?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时,对过失犯罪和故意犯罪的关系不太理解。从字面看好像是对立的,但又不确定。想知道在法律上,它们是不是反对关系,这种关系对实际的法律判定有什么影响呢?

刑法手段错误是否属于故意杀人罪?

我在了解法律知识时,看到了刑法手段错误这个概念。我有点困惑,如果犯罪人存在手段错误,比如想用毒药杀人结果用了失效毒药,这种情况算故意杀人罪吗?我想知道法律上对于这种情况是怎么认定的。

主客观不统一是否能定罪?

我遇到个事儿,有人做了一件看起来违法的事,但他自己可能根本没意识到这样做是违法的,也就是主观想法和客观行为好像不太一致。我就想知道,在这种主客观不统一的情况下,法律上到底能不能给他定罪呢?

绑架罪的认识错误具体是指什么?

最近遇到一个法律案例,涉及到绑架行为,但好像存在对绑架对象判断失误的情况。不太清楚这种绑架罪中的认识错误在法律上是怎么界定的,具体会受到怎样的处罚,和其他类似罪名又有啥区别。想了解一下相关的具体法律规定和解释。

主观罪过中的明知该如何认定?

我在处理一些涉及法律责任的事情时,遇到了关于主观罪过认定的问题。不太清楚法律上对于主观罪过里的‘明知’是怎么判断的。比如在一些案例中,怎么去界定当事人是不是‘明知’相关情况呢?我想了解具体的认定方法和标准。

什么是事实认识错误和法律认识错误?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的时候,看到了事实认识错误和法律认识错误这两个概念,但不太理解它们具体是什么意思。我想知道这两个概念在法律里是如何定义的,有什么区别,能举些例子说明最好了,希望能得到详细的解释。

犯罪客观方面在四要件中处于什么地位?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时,了解到犯罪构成有四要件,对于犯罪客观方面在这四个要件里到底处于怎样的地位不太清楚。我想知道它是不是很关键,会不会影响对犯罪的认定,以及它和其他要件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法律入罪问题和出罪问题有什么区别?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的时候,总是搞不清楚入罪和出罪的区别。想知道在实际法律应用中,这两者到底有啥不同,比如判断标准、法律后果这些方面。能不能给我详细讲讲它们的区别呀?

主观阶层中的无罪过事件是怎样的?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时,接触到主观阶层中的无罪过事件这个概念,但不太理解。想知道无罪过事件具体是什么情况,在法律实践中是如何认定和处理的,希望能得到通俗易懂的解释。

故意犯罪中的明知该如何认定?

我最近听说了故意犯罪里有‘明知’这个概念,不太理解它到底是啥意思。我想知道在实际的法律判定中,怎样去认定这个‘明知’呢?是有明确的标准,还是要结合具体情况分析?很希望能搞清楚这个问题。

任意共同犯罪与必要共犯有什么区别?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时,对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犯这两个概念很困惑。想知道它们具体有哪些不同,在实际案例中是怎么区分的,比如在一个犯罪场景里,怎么判断是属于任意共同犯罪还是必要共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