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赡养人能签赡养协议吗
我家里有些特殊情况,有个和老人没有法定赡养关系的人,想和老人签个赡养方面的协议。我不太清楚这样有没有法律效力,想知道不是赡养人到底能不能签赡养协议,要是签了会有啥后果。
展开


一般来说,不是赡养人原则上不能直接签订具有法律效应的赡养协议。赡养义务通常是基于特定的法律关系,像子女对父母的赡养责任,这是法律明确规定的。 不过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非赡养义务人经本人同意,是可以签订协议为被赡养者提供物质与经济支援的 。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十条规定,经老年人同意,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赡养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和老年人的意愿,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所在单位监督协议的履行 。这就说明赡养协议一般在赡养人之间有效,并且有相应规范。 从《民法典》角度看,非近亲属等非赡养人之间签订赡养协议,如果要有效需要满足一定条件。首先当事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自然人要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法人、非法人组织要在登记核准的经营范围内活动。其次意思表示要真实,不存在欺诈、胁迫等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最后协议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 。 相关概念: 赡养人: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民事行为能力:自然人能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公序良俗: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要求民事主体的行为不得违反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