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处的业务范围及办理公证程序是怎样的?


在我国,公证处是依据法律设立,不以营利为目的,依法独立行使公证职能、承担民事责任的证明机构。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公证处的业务范围及办理公证的程序。 首先,我们来看公证处的业务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十一条规定,公证处可以办理的业务十分广泛。其中包括合同公证,这是最常见的业务之一,比如我们日常的买卖合同、租赁合同等,公证后可以增强合同的证明力和公信力;继承公证,当涉及到遗产继承时,通过公证可以明确继承人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后续可能产生的纠纷;委托、声明、赠与、遗嘱公证,这些公证能确保当事人的真实意愿得到法律认可和保护。此外,财产分割、招标投标、拍卖、婚姻状况、亲属关系、收养关系等方面也都可以进行公证。还有一些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如出生、生存、死亡、身份、经历、学历、学位、职务、职称、有无违法犯罪记录等,公证处也能提供公证服务。对于追偿债款、物品的文书,认为无疑义的,公证处还可以赋予其强制执行效力。同时,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证处还可以办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公证机构登记的事务、提存、保管遗嘱、遗产或者其他与公证事项有关的财产、物品、文书,代写与公证事项有关的法律事务文书,提供公证法律咨询。 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办理公证的程序。第一步是申请。当事人要向公证处提出公证申请,可以亲自前往公证处,也可以委托他人代理申请,但申请办理遗嘱、生存、收养关系等应当由本人办理公证的除外。申请时,需要填写公证申请表,并提交相关材料,如当事人的身份证明、申请公证的文书、与申请公证事项有关的其他证明材料等。第二步是受理。公证处会对当事人的申请进行审查,对于符合受理条件的,会予以受理。受理后,公证处会对当事人提交的材料进行进一步的审核。第三步是审查。公证处会对当事人的身份、申请办理该项公证的资格以及相应的权利进行审查,同时核实提供的文书内容是否完备,含义是否清晰,签名、印鉴是否齐全,证明材料是否真实、合法、充分等。如果需要,公证处还可能会进行调查核实。第四步是出具公证书。经审查,认为申请提供的证明材料真实、合法、充分,申请公证的事项真实、合法的,公证处会自受理公证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向当事人出具公证书。但因不可抗力、补充证明材料或者需要核实有关情况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期限内。 总之,了解公证处的业务范围和办理公证的程序,能帮助我们在需要办理公证时更加顺利地完成相关事务,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