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鉴定人出庭作证有哪些义务?

我涉及一个案子,其中有鉴定人要出庭作证。我想了解一下,从法律角度来说,鉴定人出庭作证的时候有哪些必须要履行的义务呢?这些义务是怎么规定的,对案件会有什么影响呢?
展开 view-more
  • #鉴定人义务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鉴定人出庭作证的义务在法律上有明确规定,了解这些义务对于保障司法程序的公正、准确进行至关重要。 首先,鉴定人有按时出庭的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这就意味着,一旦法院通知鉴定人出庭,鉴定人就必须按照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到达法庭。如果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那么鉴定意见就不得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支付鉴定费用的当事人还可以要求返还鉴定费用。举个例子,如果在一个交通事故的案件中,需要鉴定车辆的损坏程度来确定赔偿金额,鉴定人接到法院通知后却不出庭,那么他所做出的鉴定意见就不能被法庭采纳,当事人还可以要求其退还鉴定费用。 其次,鉴定人有如实陈述鉴定过程和结果的义务。鉴定人需要客观、公正地向法庭说明鉴定的依据、方法、过程以及得出的结论。这是因为鉴定意见作为一种重要的证据形式,直接关系到案件事实的认定和裁判结果。例如在医疗纠纷案件中,鉴定人要如实陈述对患者病情的鉴定过程,包括检查项目、分析方法等,以及最终得出的医疗过错与否的结论。如果鉴定人故意作虚假陈述,不仅会影响案件的公正审理,还可能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规定,在刑事诉讼中,鉴定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鉴定,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构成伪证罪,要受到刑事处罚。 再者,鉴定人有接受询问和质证的义务。在法庭上,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辩护人等有权对鉴定人进行询问,鉴定人应当如实回答。通过询问和质证,可以让法庭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更好地了解鉴定意见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合理性。比如在知识产权案件中,对于涉及专业技术的鉴定意见,当事人可能会对鉴定方法、数据来源等提出疑问,鉴定人需要耐心解答,以保证法庭能够准确判断鉴定意见的证明力。 最后,鉴定人有保守秘密的义务。鉴定人在鉴定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案件的相关秘密以及当事人的隐私等信息,这些都需要严格保密。如果鉴定人违反保密义务,泄露相关信息,可能会给当事人造成损害,同时也违反了职业道德和法律规定。例如在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中,鉴定人了解到了企业的核心技术等商业秘密,就不能将这些信息泄露给他人,否则可能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总之,鉴定人出庭作证的各项义务是保障司法公正和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制度安排。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