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公司选择做法人还是监事呢?


在开公司时,需要明确法人和监事是不同的概念。这里所说的法人,准确来说是法定代表人,它指的是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而监事是公司中常设的监察机关的成员,负责监察公司的财务情况,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职务执行情况,以及其他由公司章程规定的监察职责。 从法律地位来看,法定代表人是公司对外的代表,在公司的经营管理中拥有广泛的权力,可以代表公司进行各种业务活动、签订合同等。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权力机构对法定代表人代表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这意味着法定代表人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公司的法律关系和责任承担。 监事的主要职责是监督公司的运营和管理,保障公司和股东的利益。监事可以检查公司财务;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罢免的建议等。监事的存在是为了防止公司管理层滥用权力,保证公司的运营符合法律和章程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十三条规定,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第五十一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设监事会,其成员不得少于三人。股东人数较少或者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设一至二名监事,不设监事会。监事会应当包括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其中职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具体比例由公司章程规定。监事会中的职工代表由公司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其他形式民主选举产生。 对于开公司选择做法定代表人还是监事,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如果您希望在公司的经营决策和管理中拥有较大的话语权和决策权,能够直接推动公司的业务发展,那么做法定代表人可能更适合您。但同时,法定代表人也需要承担更多的法律责任,例如在公司违法违规时,可能会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处罚。如果您更关注公司的规范运营和监督,希望通过监督来保障公司和股东的利益,并且不想承担过多的经营管理压力,那么担任监事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