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骗消费者算不算是犯法行为?
我去商场买东西,商家故意隐瞒商品的真实情况,把有瑕疵的商品说成是完好的卖给我,我感觉自己被欺骗了。我想知道商家这种欺骗消费者的行为算不算是犯法呢?要是犯法的话,我该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
展开


欺骗消费者通常是犯法行为。在法律层面,我们先来了解几个和欺骗消费者相关的法律概念。欺诈行为,简单来说就是一方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这就像商家明明知道商品有质量问题,却不告诉消费者,还把商品卖给消费者。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看,第五十二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害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而第五十五条明确指出,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这就是说,如果商家欺骗了消费者,消费者不仅可以要求退款,还能要求额外的赔偿。 再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如果欺骗消费者的行为达到一定程度,可能会构成犯罪。比如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当商家以假充真、以次充好,销售金额达到一定数额时,就要承担刑事责任。 所以,一般情况下欺骗消费者是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可能触犯《刑法》,要承担刑事责任。消费者在遇到被欺骗的情况时,可以先和商家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者向法院起诉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