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到晚上十一点工资如何计算?


在了解加班到晚上十一点工资如何计算之前,我们先来明确几个基本概念。加班工资,通俗来讲,就是你在正常工作时间之外额外工作所应获得的报酬。这是法律为了保障劳动者的权益,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如果是平时加班到晚上十一点,也就是在正常工作日延长了工作时间,这种情况就符合上述法律条款中的第一种情形。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举个例子来说,假设你的日工资是200元,正常工作时间是每天8小时,那么每小时工资就是200÷8 = 25元。如果你加班到晚上十一点,延长了3个小时工作时间,那么这3个小时的加班工资就是25×1.5×3 = 112.5元。加上正常工作的200元工资,你当天应得的工资就是200 + 112.5 = 312.5元。 要是加班的这天恰好是休息日,且单位又不能安排你补休,那就适用上述法律条款中的第二种情形,用人单位要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还是以上面的例子来说,加班3个小时的工资就是25×2×3 = 150元,当天应得工资就是200 + 150 = 350元。 而如果加班这天是法定休假日,就适用第三种情形,用人单位需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同样的例子,加班3个小时的工资就是25×3×3 = 225元,当天应得工资就是200 + 225 = 425元。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工资计算基数,一般是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如果劳动合同、集体合同没有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签订工资集体协议。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