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假释期间需要遵守哪些规定,假释被撤销的情形有哪些?


假释是一种法律制度,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了一定时间的刑罚之后,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司法机关将其附条件地予以提前释放。下面为您详细介绍2024年假释期间需要遵守的规定以及假释被撤销的情形。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四条规定,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第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意味着在假释期间,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听从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第二,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比如定期向监督机关汇报自己的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情况,让监督机关了解自己的动态。第三,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不能随意会见可能对社会安全造成影响或者不利于自身改造的人员。第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如果需要离开自己居住的地方,必须提前获得监督机关的许可。 其次,关于假释被撤销的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六条有明确规定。第一种情形是,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也就是说,如果在假释期间又实施了新的犯罪行为,不管新罪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如何,都会被撤销假释,将新罪与之前未执行完的刑罚合并处罚。第二种情形是,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这表明如果在假释期间发现犯罪分子还有漏罪未处理,也会导致假释被撤销,对漏罪和原犯罪行一并进行处罚。第三种情形是,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例如,违反了前面提到的假释期间应遵守的规定,即使没有构成新的犯罪,也可能会被撤销假释,重新收监执行剩余的刑期。 总之,假释是给予犯罪分子的一种机会,在假释期间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否则就可能面临假释被撤销的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