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吃8个月药到医院复查发现医院弄错,医疗纠纷中患者该如何维权?


在医疗纠纷中,患者若遇到吃错药等类似情况,有多种途径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首先要明确相关的法律概念。医疗纠纷指的是医患双方因诊疗活动引发的争议。对于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保障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和获得合理赔偿的权利。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发生医疗纠纷后,患者可以采取以下步骤进行维权。第一步,封存病历。病历是医疗过程的重要记录,对于判断医院是否存在过错至关重要。患者有权要求医院封存病历,以防止病历被篡改或丢失。封存病历的程序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双方共同在场,在封存的病历上签字确认。 第二步,与医院协商。这是解决医疗纠纷的常见方式。患者可以与医院的相关部门,如医务科等进行沟通,提出自己的诉求,要求医院对错误进行处理并给予合理的赔偿。在协商过程中,患者要保持冷静,理性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要注意收集相关的证据,如病历、检查报告、药费清单等。 如果协商不成,患者可以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通过鉴定,可以确定医院的诊疗行为是否构成医疗事故以及事故的等级和责任程度。 若鉴定结果表明医院存在过错,患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在诉讼过程中,患者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如病历、鉴定报告、医疗费发票等。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做出公正的判决。 此外,患者还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投诉。卫生行政部门有权对医疗机构的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患者的投诉可以促使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保障医疗安全。 总之,在医疗纠纷中,患者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要遵循法律程序,理性维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