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国家政策法令的变动是否属于不可抗力因素?

我和别人签了合同,结果执行过程中赶上国家政策法令变了,导致合同没办法正常履行。我就想知道,国家政策法令的变动这种情况,在法律上算不算不可抗力因素啊?要是算的话,我这合同违约啥的责任咋算呢?
展开 view-more
  • #不可抗力
  • #政策变动
  • #民法典
  • #民事责任
  • #合同履行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领域,要判断国家政策法令的变动是否属于不可抗力因素,首先得明白什么是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指的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这意味着某件事情的发生是人们事先无法预料到的,一旦发生了也没办法躲开,并且依靠个人的能力是没办法解决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对于国家政策法令的变动,如果符合上述不可抗力的特征,那么通常会被认定为不可抗力因素。比如,在一些商业合同履行期间,国家突然出台新的环保政策,要求企业必须安装特定的环保设备才能继续生产,这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是事先难以预见的,而且一旦政策实施也无法避免,企业自身也没有能力改变政策。在这种情况下,政策法令的变动就可以认定为不可抗力。 然而,并非所有国家政策法令的变动都必然属于不可抗力。如果政策法令的变动是可以预见的,或者当事人有能力采取措施避免不利后果的发生,那就不能认定为不可抗力。比如,政府已经多次发布关于某个行业整顿的预告,之后出台了具体政策,此时企业就很难主张该政策变动属于不可抗力。因为企业已经有足够的时间和信息来预见政策的出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所以,国家政策法令的变动是否属于不可抗力因素,需要结合具体情况,看它是否满足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这三个条件。如果被认定为不可抗力,当事人因政策变动不能履行合同等民事义务时,一般无需承担民事责任,但可能需要及时通知对方,并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