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中的不可抗力主要指的是什么?
在签合同的时候看到有不可抗力相关条款,不是很明白具体所指。自己在商业合作中,担心会遇到一些意外情况影响合同履行,想知道哪些情况属于合同里说的不可抗力,在面对这些情况时会有怎样的法律后果 。
展开


在合同领域中,不可抗力是一项重要的免责条款。简单来说,不可抗力就是在合同签订之后,出现了合同当事人根本没办法预见、没办法躲开、没办法控制,也没办法克服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规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这就明确了不可抗力的构成要件。 不可抗力通常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自然灾害,像地震、洪水、台风、火灾等。例如发生了一场罕见的大地震,导致工厂厂房倒塌,机器设备损坏,无法按照合同约定生产货物,这就属于不可抗力。另一方面是一些社会异常事件,比如战争、罢工、政府征收、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等。就拿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来说,如新冠疫情,很多商业活动、生产经营都受到严重影响,很多合同没办法正常履行,这种情况就可能被认定为不可抗力。 当出现不可抗力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时,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程度,遭受不可抗力的一方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要是当事人本身存在迟延履行的情况,之后才发生不可抗力,那就不能免除责任了。 相关概念: 不可抗力: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