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环境罪取保候审需要多少钱?


在探讨污染环境罪取保候审所需费用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取保候审的概念。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对于污染环境罪取保候审的费用,主要涉及到保证金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取保候审的决定机关应当综合考虑保证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需要,被取保候审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性质、情节,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被取保候审人的经济状况等情况,确定保证金的数额。 公安部《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十七条明确了,犯罪嫌疑人的保证金起点数额为人民币一千元。具体数额应当综合考虑保证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需要、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性质、情节、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以及犯罪嫌疑人的经济状况等情况确定。对于经济犯罪、侵犯财产犯罪或者其他造成财产损失的犯罪,可以按涉案数额或者直接财产损失数额的一至三倍确定收取保证金的数额标准;对其他刑事犯罪,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保证金的数额标准可以确定在2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 在污染环境罪的案件中,如果犯罪情节较轻、社会危险性较小,可能判处的刑罚相对较轻,那么保证金数额可能会相对较低,可能在数千元左右。但如果污染环境的后果严重,造成了重大的生态破坏和经济损失,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危险性较大,那么保证金数额可能会比较高,有可能达到数万元甚至更高。 此外,保证金是可以退还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凭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或者有关法律文书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 总之,污染环境罪取保候审的具体费用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需要根据具体案件情况由司法机关来综合确定。如果对取保候审保证金的数额有疑问或者认为不合理,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向相关司法机关反映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