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生效判决后是否还会产生逾期利息?
我有个官司,法院已经出了生效判决。但是对方还没还钱,我就想问问,从判决生效之后,到对方实际还钱这段时间,还会不会产生逾期利息啊?我不太懂这个,希望能得到解答。
展开


法院生效判决后是否还会产生逾期利息,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我们要明白逾期利息是什么。逾期利息就是在约定的还款时间到了之后,因为没有按时还钱而额外产生的利息。它其实是对违约方的一种惩罚,也是对守约方损失的一种补偿。 如果在法院的生效判决中,已经对债务履行期间的利息、逾期利息等有了明确的判定,那么就要按照判决来执行。比如判决书中明确写明了从债务产生到实际还清欠款期间的利息计算方式,包括逾期利息的标准,那么在判决生效后到欠款还清时,就会按照这个标准继续计算逾期利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这里的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就是在法院判决后,因为被执行人没有按时履行义务而额外增加的利息。 如果判决书中没有对逾期利息作出明确判定,债权人可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要求债务人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不过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案件和不同的债务情况,在计算逾期利息时可能会有所不同。在实际操作中,债权人可以通过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让法院来监督债务人履行还款义务,并按照法律规定计算和收取逾期利息。总之,法院生效判决后一般是会产生逾期利息的,具体情况要根据判决书内容和法律规定来确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