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预售房屋有哪些注意事项?


购买预售房屋时,有许多方面需要购房者格外留意,以保障自身权益。以下为您详细介绍一些主要的注意事项: 首先,要审查开发商的相关资质。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商品房预售应当符合下列条件:已交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持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按提供预售的商品房计算,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并已经确定施工进度和竣工交付日期;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办理预售登记,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购房者务必查看开发商是否具备这些条件,尤其是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这是确保开发商预售行为合法的关键凭证,如果开发商没有该证明,其预售房屋的行为就是违法的,购房者的权益可能会受到严重损害。 其次,要仔细研究合同条款。购房合同是保障购房者权益的重要依据。合同中应明确房屋的基本信息,如位置、面积、户型等,以及房屋价格、付款方式、付款时间等。同时,要特别关注交房时间和违约责任的约定。对于交房时间,要明确具体日期,避免使用模糊的表述。如果开发商未能按时交房,违约责任条款应明确开发商应承担的赔偿责任,如支付违约金等。另外,对于房屋质量问题的处理方式也应在合同中详细约定,以保障购房者在房屋出现质量问题时能够得到合理的解决。 再者,了解房屋的抵押情况也十分重要。有些开发商可能会将在建工程进行抵押以获取资金。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房屋存在抵押,在抵押未解除的情况下,可能会给购房者带来风险。比如,一旦开发商无法偿还债务,抵押权人有权对房屋进行处置,这将严重影响购房者的权益。因此,购房者可以通过向房产管理部门查询等方式,了解房屋是否存在抵押情况。如果存在抵押,要要求开发商在签订合同前解除抵押,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 最后,关注小区的规划和配套设施。购房者在购买预售房屋时,往往是基于对小区未来规划和配套设施的期望。因此,要详细了解小区的规划布局,如绿化、停车位、学校、商场等配套设施的建设情况。同时,要将这些配套设施的建设情况写入合同,以保障开发商能够按照承诺进行建设。如果开发商未能按照规划建设配套设施,购房者有权要求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 总之,购买预售房屋需要购房者保持谨慎,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和注意事项,仔细审查合同条款,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