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协议公证有哪些程序,该怎么办理?


婚前协议公证是指公证机关对将要结婚的男女双方就各自婚前财产和债务的范围、权利的归属问题所达成的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给予证明的活动。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婚前协议公证的程序及办理方法。 首先,准备材料是办理婚前协议公证的第一步。根据《公证程序规则》第十八条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办理公证,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自然人的身份证明,法人的资格证明及其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其他组织的资格证明及其负责人的身份证明;(二)委托他人代为申请的,代理人须提交当事人的授权委托书,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代理人须提交有代理权的证明;(三)申请公证的文书;(四)申请公证的事项的证明材料,涉及财产关系的须提交有关财产权利证明;(五)与申请公证的事项有关的其他材料。对于婚前协议公证而言,双方当事人需准备个人的身份证明,如身份证、户口簿等;与约定内容有关的财产所有权证明,如房产证、未拿到产权证的带购房合同和付款发票;双方已经草拟好的协议书等。 接下来是提出申请与受理环节。双方必须共同亲自到公证处提出公证申请,填写公证的申请表格。这里要注意,委托他人代理或是一个人来办婚前财产公证,是不会被受理的。公证员在受理当事人的申请后,会对财产协议的内容、审查财产的权利证明,查问当事人的订约是否受到欺骗或误导。当事人应如实回答公证员的提问,公证员会履行必要的法律告知义务,告诉当事人签订财产协议后承担的法律义务和法律后果。 然后进入审查阶段。公证人员会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充分性进行审查,对当事人的身份、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进行审查。同时,也会对婚前协议的内容进行审查,协议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公序良俗。比如,协议不能存在限制一方基本人身权利的条款,像限制一方的婚姻自由等内容就是无效的。 最后是出具公证书。经审查,公证事项符合《公证法》、《公证程序规则》规定的,公证机构会自受理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向当事人出具公证书。但因不可抗力、补充证明材料或者需要核实有关情况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期限内。拿到公证书后,婚前协议公证程序就完成了。整个婚前协议公证程序,旨在确保协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为双方当事人提供法律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