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有哪些原则?

我家孩子还未成年,前段时间和别人起了冲突,不小心犯了事。我特别着急,想知道在咱们国家,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是遵循什么原则来处理的,这些原则具体内容是啥,会对孩子的处理结果有啥影响呢?
展开 view-more
  • #未成年人犯罪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主要遵循以下几个重要原则: 一是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这一原则强调在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要把教育、感化和挽救放在首位,惩罚只是辅助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百一十三条明确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这是因为未成年人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具有较强的可塑性,通过教育和引导,能够帮助他们认识错误,改过自新,重新回归社会。例如,司法机关在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教育措施,像进行法制教育、心理辅导等。 二是分案处理原则。分案处理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与成年人犯罪案件实行程序分离、分别关押、分别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对被拘留、逮捕以及在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刑罚的未成年人,应当与成年人分别关押、管理和教育。分案处理可以避免未成年人受到成年人的不良影响,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比如,在看守所、监狱等场所,会设置专门的未成年人监区。 三是不公开审理原则。不公开审理原则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不允许群众旁听,不允许新闻记者采访和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五条规定,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这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名誉和隐私,避免给他们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和伤害,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回归社会。例如,法院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会采取措施确保案件的审理不向社会公开。 四是全面调查原则。全面调查原则要求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不仅要查明案件事实,还要对未成年人的个人情况、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社会交往等进行全面调查。全面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和背景,有助于司法机关制定更合适的处理方案和教育措施。虽然目前并没有专门的法律条文明确表述这一原则,但在司法实践中,这是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重要遵循。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