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我国关于继承权的原则有哪些?

我家里老人去世了,留下了一些财产,现在家里人在讨论遗产分配的事儿。我不太清楚我国法律在继承权方面有啥原则,想了解一下这些原则都是怎样规定的,这样心里有个底,也能更好地处理遗产分配问题。
展开 view-more
  • #继承权原则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我国,继承权的原则是处理继承相关事务的重要准则,这些原则贯穿于整个继承法律体系,保障了继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以下为您详细介绍我国关于继承权的几个主要原则。 首先是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继承权原则。这一原则是说,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都可以被继承,国家法律会保护继承人的这种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条明确规定,国家保护自然人的继承权。这就为公民的私有财产继承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确保公民的合法财产在其去世后能够按照法律规定顺利传承。 其次是继承权男女平等原则。不论男性还是女性,都平等地享有继承权,不会因为性别不同而受到差别对待。在法定继承中,同一顺序的继承人,男女所享有的继承份额是相同的。例如,在子女作为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父母遗产时,儿子和女儿的继承权是平等的,不会因为是女性就少分或者不分。这一原则体现了法律对男女平等的保障,消除了传统观念中对女性继承权的歧视。 再者是养老育幼、互助互济原则。法律在继承方面会特别照顾那些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比如,老人和未成年人在分配遗产时会得到适当的倾斜。同时,也鼓励继承人之间相互扶助。《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规定,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还有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这一原则强调继承人对被继承人所尽义务的多少与他所获得的遗产份额相适应。如果继承人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那么在分配遗产时可以适当多分;相反,如果有扶养能力和条件却不尽扶养义务,在分配遗产时可能会少分或者不分。这一原则体现了法律的公平性,促使继承人积极履行扶养义务。 最后是限定继承原则。继承人在继承遗产时,仅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也就是说,继承人不用为被继承人超出遗产价值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这保护了继承人的合法权益,避免继承人因继承遗产而陷入不合理的债务困境。《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条对此有明确规定。 总之,我国关于继承权的这些原则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确保了继承活动能够公平、合理、有序地进行。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