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保护继承权的原则都有哪些?

我家里最近涉及到一些遗产继承的事儿,我想了解下在法律上保护继承权有哪些原则。我不太清楚这些原则具体内容和适用情况,担心自己在继承过程中权益受损,想提前了解清楚。
展开 view-more
  • #继承原则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保护继承权的原则是指在处理继承相关事宜时,法律所遵循的基本准则,这些原则贯穿于整个继承制度,对于保障继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是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继承权原则。这一原则很好理解,就是国家法律承认公民对其合法拥有的财产享有继承权,并且会采取各种措施来保障这种权利的实现。当公民的继承权受到非法侵害时,他们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条规定“国家保护自然人的继承权”,这从法律层面上明确了对公民继承权的保护。 其次是继承权男女平等原则。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在继承权方面都享有平等的地位。在确定法定继承人的范围、顺序以及遗产分配等方面,男女都不应受到歧视。例如,女儿和儿子一样,都有权继承父母的遗产。这一原则体现在《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六条“继承权男女平等”的规定中,确保了女性在继承领域的合法权益。 再者是养老育幼、互助互济原则。法律充分考虑到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在生活中的特殊需求,在继承制度中给予他们一定的照顾。对于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同时,也鼓励继承人之间相互帮助、相互扶持。这一原则不仅体现了法律的人文关怀,也有助于维护家庭的和谐稳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规定“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就是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 然后是互谅互让、协商处理原则。在继承过程中,继承人之间应该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这可以避免因争夺遗产而引发的家庭矛盾和纠纷。如果继承人之间无法自行协商解决,可以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二条规定“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为这一原则提供了法律依据。 最后是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在继承关系中,继承人享受继承权利的同时,也应当履行相应的义务。如果继承人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在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这一原则体现了公平正义的法律理念,促使继承人积极履行扶养义务。《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规定“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明确了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总之,这些保护继承权的原则相互关联、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我国继承制度的基础,对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作用。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